3月21日上午,市委宣传部召开名人名家“文化北海”建设主题研讨会,旨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,发挥北海文化领域名人名家的集聚效应,推动“文化北海”建设和“文化北海”建设活动周提质升档。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童晓晖出席会议并讲话。
▲名人名家“文化北海”建设主题研讨会现场。谭华懿 摄
参加此次研讨会并发言的专家名家包括——
自治区文联调研组成员:
匡达蔼 广西文联党组成员、副主席
杨科云 广西书协主席
李六玲 广西书协驻会副主席、秘书长
李方重 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
现场名人名家、企业家、工艺大师等各界代表齐聚一堂,大家饱含情怀、畅所欲言、金句频出。
“澳门威尼斯人官网: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,文化北海建设作为一项铸魂工程深入推进多年,北海这些年不断攀登文化高峰,形成了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,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,一大批文艺作品在全区在全国影响深远,文艺创作可以说是百花齐放,春色满园。”匡达蔼表示,希望北海文艺创作能多出精品、多拿大奖,培养人才,并为推动“文化北海”建设提供政策性的扶持,融合创新打造能“出圈”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,讲好北海故事、广西故事、中国故事。
“这些年我经常回北海。”第十届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、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对北海怀有深厚感情,他建议,可举办征文等文化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,积极吸纳旅居北海、有创作潜力的名人名家等,进一步提升“文化北海”建设活动周的品牌知名度和本土作家在全国的知名度。
▲名人名家积极献言献策。谭华懿 摄
“我是在北海这片温暖的土地成长起来的。”杨科云建议,北海加强场地建设,为承接重要的主题性大展做准备,打造名家工作室聚集地和书法品牌,继续开展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,以更好地带动推动“文化北海”发展。
▲名人名家积极献言献策。谭华懿 摄
“既然住在北海,今后就是北海人,北海的文化建设就是我分内的事。”甘肃省文学院原院长、现任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高凯提出,应“及时把鸡蛋拾到篮子里”,重视并收获新北海人的文化成果,积极吸收定居北海的作家、艺术家为北海相关协会会员,让他们在居住地有一个艺术户口;进一步强化外来作家、艺术家的归属感,为有突出创造力的作家艺术家建立个人工作室、推动主题创作,以签约形式鞭策和激励他们继续发挥能量,建设魅力北海。
▲名人名家积极献言献策。谭华懿 摄
“我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在北海写的”,文学博士、评论家、作家、原空军大校李美皆认为,北海是一座非常适宜创作的城市,她结合自身经历建议,通过建立签约机制、签约作家在北海创作的作品中体现北海元素等形式,可以更鲜活、更深入人心地宣传北海。同时建议进一步为名人名家提供实实在在的关怀支持,推动名人名家们更好地融入北海,为北海作出威尼斯赌场app贡献。
▲名人名家积极献言献策。谭华懿 摄
“我是‘文化北海’的亲历者和受惠者。”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广西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刘成表示,打造“文化北海”应让文化名家和北海的城市、人民发生关联并产生粘性,生长出城市独有的文化品格和规律。他建议,可通过引进和培养文化策展人、引进艺术杂志打造集聚平台等形式,让文化名家更好地发光发热。
研讨会上,刘蒙平、蔡群徽、白耀华等文化界代表积极建言献策。
童晓晖指出,此次研讨会充分展现出大家对“文化北海”建设的关心支持和深厚情怀,文化是城市的魂、城市的软实力,要将“文化牌”打得更漂亮。要提高政治站位,增强建设“文化北海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同向发力、形成合力;坚定文化自信,增强建设“文化北海”的信心和决心;坚持守正创新,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、持续做大做强文化产业、持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、持续扩大北海文化影响力,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,推动文化产业和金融结合,以文化繁荣赋能品质北海、魅力北海建设。
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、市政府新闻办主任(兼),二级巡视员苏远信主持会议。